陸委會:兩岸交流團體很多 不會因被執法就說「交流戒嚴」
2024/12/06 | 湯道哲 綜合報導
- 政治新聞
(圖/陸委會 臉書)
前總統馬英九所邀陸生團日前因提及「中國台北隊」引爆眾怒,相關爭議持續延燒;陸委會稱因疑似違反規定,將對馬英九基金會行政處分,國民黨立院黨團今(6)日則召開記者會力挺馬英九基金會執行長蕭旭岑,高呼「反對交流戒嚴」。對此,陸委會回應,台灣從事兩岸交流的團體很多,絕不會因哪個團體「受依法進行必要行政程序監督」,就說成是「交流戒嚴」。
馬英九基金會邀請陸生團交流,中國奧運金牌得主馬龍日前隨團訪問台北中山女高時,被中國社群媒體及網友形容為「唐僧進盤絲洞」,復旦大學女學生宋思瑤在參訪台中洲際棒球場時,又提及「中國台北」,引發台灣輿論眾怒。陸委會日前表示,馬英九基金會所邀陸生團有涉及矮化台灣等言論,恐違反陸籍人士來台許可辦法,將蒐集相關訊息後依法處理。
國民黨團今天則召開「請民進黨政府高抬貴手,不要對兩岸交流戒嚴」記者會,10多位藍委到場力挺蕭旭岑,高呼「交流不是統戰,反對交流戒嚴」,更直言刪減或凍結陸委會、海基會預算。國民黨文傳會主委李彥秀呼籲,宋思瑤這次用語沒如此精準,引起國人不適,這在後續交流上可以修正,但陸委會若以此處分,就是兩岸實質戒嚴,是另一個綠色恐怖、警總復辟。
對此,陸委會發布新聞稿指出,自疫情結束之後,兩岸各類型交流活動非常頻繁,只要能促進兩岸對等尊嚴相互尊重、健康有序良性互動,政府都正面看待,並支持協助;但若涉及矮化,引發社會對立衝突,台灣人民不會接受,更違背交流本意。
陸委會強調,我國是民主法治社會,為維護兩岸交流符合規範,並健康有序地進行交流,每個從事兩岸交流活動的邀請單位都要依法負起責任,除了不能有違法、違規的情事外,也要注意不得從事無關交流活動的政治宣傳,特別是激化矛盾,造成台灣社會內部對立。
陸委會表示,身為兩岸政策主管機關,須對邀請單位盡到監督責任。台灣從事兩岸交流的團體非常多,絕不會因為哪個團體受到依法進行必要行政程序監督,就說成是「交流戒嚴」,本案將依相關程序做出決定,也會充分參酌馬英九基金會表達的意見。
相關閱讀
民眾黨團批卓榮泰吃「覆議自助餐」 質疑「要打臉幾次才甘願下台?」
立法院日前三讀通過今年度中央政府總預算,行政院長卓榮泰23日表示,刪凍比例之大,讓施政窒礙難行,將透過憲法程序提出必要救濟;對此,立法院民眾黨團批評,卓榮泰一年提兩次覆議案,勞師動眾、大鬧一通,只為滿足總統賴清德的「獨裁夢」,質疑「要被打臉幾次,才甘願自己下台?」
>>MORE蔡壁如開戰黨中央「初心仍在?」 深夜貼文籲「勿當特定政黨小弟」
民眾黨前主席柯文哲涉弊遭押,日前辭職黨主席職務,民眾黨宣布舉行黨主席補選,代理主席黃國昌、前立委蔡壁如皆投入其中;蔡壁如於23日晚間發文質疑,民眾黨是否還抱持創黨初心,並強調不能成為大黨附隨組織、當特定政黨的「小弟」,似是暗酸對手黃國昌。
>>MORE賴清德批示《憲訴法》宜聲請釋憲 國民黨嗆:反民意的最壞示範
總統賴清德今(23)日公告新版《憲訴法》,並批示其妨礙憲法法庭正常運作,宜聲請憲法法庭裁判;對此,國民黨批評,總統公布法律,同步聲請釋憲,是反對國會民意的最壞示範。
>>MOR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