臺史博「數味食光:臺灣飲食記憶特展」從一碗泡麵到國宴 傅培梅手稿首度曝光

2025/03/21 | 文/文化部

  • 綜合生活

飲食記憶如何捕捉、承載與傳遞?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以15組飲食記憶關鍵字為主軸推出「數味食光:臺灣飲食記憶特展」,公開傅培梅發想統一滿漢大餐泡麵的手稿到歷任總統的國宴菜單,即日起至臺史博探索臺灣不同時光的飲食記憶,見證臺灣社會變遷,感受飲食積累於常民生活中的文化魅力。

本次特展運用「國家文化記憶庫」豐富的數位媒體素材並結合特色館藏,讓觀眾可以透過數位媒體探索臺灣飲食的多樣性與深度。展覽不僅涵蓋了臺灣歷史上的飲食文化變遷,也呈現了飲食與社會發展、國際交流之間的緊密關聯。

臺史博館長張隆志表示,記憶庫不僅承載著臺灣文化的DNA,更是數位時代的文化寶藏。臺史博自2021年6月起承接文化部「國家文化記憶庫2.0」計畫,讓博物館不僅是珍貴文物的典藏保存者,更成為全民共筆共創,活化歷史記憶的行動平台。

張隆志說明,臺史博3年來致力推動記憶庫2.0平台友善化、內容主題化,及讀者國際化3大目標。期待透過數位科技及轉譯呈現,提供全民共享共創的文化空間。本次特展以飲食記憶為主題,串接島嶼生活與多元族群的社會生活,呈現不同時期的文化風貌,值得大家細細觀賞回味。

展覽現場擺設長達7公尺的國宴長桌,讓觀眾能親身體驗成為國宴嘉賓的尊榮感,有來自圓山大飯店的國宴餐具、中華飲食文化基金會典藏從蔣中正到蔡英文等歷任總統的國宴菜單,可見菜色從中華料理轉變成為臺灣小吃的歷程,也反映臺灣不同時期的外交形象變化。

此外,展覽首次展示傅培梅的親筆英文與日文食譜筆記,以及發想統一滿漢大餐泡麵的手稿等,呈現傅培梅在螢光幕之外,作為時代女力的貢獻與影響。    

展覽中也展出史明先生在日本經營的「新珍味」餐廳相關文物,包括親筆書寫的菜單與餐具。「新珍味」不僅是飲食據點,更是臺灣民主運動人士的海外聚會場所,也見證了臺灣民主化歷程與飲食記憶產生重要聯結的時刻。

這場關於飲食與記憶的文化饗宴,呈現了飲食記憶穿梭於數位和實體、鏈結了過去與當下,如何深植地方、個人與社會,構成臺灣文化的多元與包容性,期待觀眾在熟悉的味道中,感受到記憶流動的韻律,透過一道道滋味,一同品味那些屬於臺灣的記憶。

「數味食光:臺灣飲食記憶特展」即日起至2025年11月9日於臺史博展示教育大樓4樓第1特展室展出,後續配合展覽將舉辦相關活動,歡迎民眾踴躍參加。

相關閱讀

大罷免二階進入到數!中選會今公布50立委罷免案連署截止日

中選會今(28)日公布全國罷免案連署截止期限,包括35位泛藍立委罷免案集中5月,其中黃建賓罷免案連署截止日為5月2日;民進黨立委罷免案則多在6月,其中陳瑩、伍麗華罷免連署截止日為5月31日,最晚則為陳俊宇罷免案,截止至6月24日。另外,因貪污案遭停職的新竹市長高虹安罷免案,也將於5月4日截止。

>>MORE

專訪/朱立倫喊罷賴清德 范世平:回應黨內山頭「叫板黨主席」

藍白4/26號召支持者凱道集會,國民黨主席朱立倫現場喊出,要在總統賴清德就職1週年後,發動罷免賴清德;台師大東亞學系教授范世平今(28)日於《震傳媒》網路節目《新聞!給問嗎?》接受民進黨前立委高嘉瑜專訪時表示,朱立倫近日言行如此激進,是因為台中市長盧秀燕、台北市長蔣萬安都在與其叫板,整個國民黨群龍無首,各大山頭都貌合神離、欲爭取黨主席大位,「雖然上禮拜六那麼多人上街頭,但每個政治人物都有自己的盤算」。

>>MORE

專訪/鄭正鈐駁動員移工參加426 范世平:欲蓋彌彰、花絮變主軸

藍委鄭正鈐被指控動員外籍移工參與國民黨所舉辦的4/26凱道集會,鄭正鈐則解釋,參與者為持有我國身分證的外籍配偶及第二代,並無移工參與,也未涉及任何違法情事。對此,台師大東亞學系教授范世平今(28)日於《震傳媒》網路節目《新聞!給問嗎?》接受民進黨前立委高嘉瑜專訪時認為鄭正鈐欲蓋彌彰,並提到此事本來只是花絮,「現在好像快變主軸了」。

>>MOR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