破冰?美中貿易會談落幕 各方均稱達成正面進展

2025/05/12 | 湯道哲 綜合報導

  • 政治新聞

(圖/Canva)

美中釋出貿易戰降溫訊號,雙方近日在瑞士日內瓦展開為期2天的閉門會議於本月11日結束,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與中國國務院副總理何立峰均表示,雙方取得重大共識及進展,相關細節將於今(12)日公布。對此,世界貿易組織(WTO)秘書長伊衛拉稱此舉「是向前邁出重大的一步」。美國總統川普也正面表示,雙方在友善且具建設性的氛圍中談妥「全面重啟」。

何立峰9日至12日訪問瑞士,並在10日作為中方牽頭人,與貝森特和美國貿易代表葛里爾舉行在瑞士聯合國大使館的1處封閉別墅內舉行會談,這是美中互相課徵逾100%關稅後,雙方的財經高層首次面談。《路透社》報導透露,雙方討論如何讓這場恐對全球經濟造成重創的貿易戰降溫;會後,雙方分別舉行記者,但均未提及是否同意對對方降低關稅。

貝森特則在記者會中受訪表示,「很高興向大家報告,在這場非常重要貿易談判中,美國已和中國取得實質性進展。」他也已將會談進展向川普報告,12日會將細節透過完整簡報公布;葛里爾也稱,「和中國夥伴達成的協議」,將有助於縮小美國1.2兆美元的全球貨貿逆差,「重要的是要了解到,我們如此迅速就能達成協議,顯示雙方分歧或許沒先前認為那麼大。」

葛里爾還形容何立峰、中國貿易談判代表李成鋼以及中國財政部副部長廖岷,是「強硬的談判對手」。川普也在自家社群Truth Social上給予此會談正面評價,指雙方談妥「全面重啟」,並形容談判氛圍「友善且具有建設性」。

何立峰也在中國駐世貿(WTO)代表團辦公室舉行的記者會中指出,雙方就彼此關切的議題進行了「坦誠、深入且具建設性」的會談,並取得了「實質進展」,也達成了「重要共識」,他指出,雙方一致同意,建立中美經貿磋商機制,相關細節將盡快敲定,並於12日發表會談達成的聯合聲明。

WTO秘書長伊衛拉(Ngozi Okonjo-Iweala)也發表聲明稱讚美中談判取得「正面的結果」,並強調此舉是「向前邁出重大一步」。他指出,「我敦促兩國借這股推力,繼續形成具實用性的解決方案,以緩和緊張關係、恢復可預測性,並且增強對多邊貿易體系的信心。」

相關閱讀

提案挨轟矮化主權! 陳永康:海洋法公約並無「內海化」一詞

國民黨立委陳永康去年5月提案修法,將禁限制水域公告,從國防部改由海委會公告,且定義兩岸關係為國共內戰尚未終結狀態,但近日遭多個民團痛批是意圖形塑「台灣問題是中國內政問題」的法律框架;陳永康今(13)日回應,在國際法當中只有「內水」與「國際水域」,建議先把1982年《海洋法公約》的定義釐清,再引述條款比較,而不是用個人的感受。

>>MORE

白提案廢監院「藍委連署力挺」 綠黨團也支持:廢考監是長期理念

立法院民眾黨團今(13)日宣布提出廢監察院修憲連署,總召黃國昌表示,台灣人受夠這群巨嬰濫權監委包庇自家人,相信大多數人早對監委喪失任何基本信任;他也發文指出,「廢除監院修憲提案連署跨越29位立法委員法定提案門檻,已正式送案。」對此,民進黨團幹事長吳思瑤說表示,廢考監是民進黨長期理念,如果在野黨願推動憲政改革,就一起真心推動。

>>MORE

藍委提修《兩岸條例》定義內戰關係 王定宇:淡化主權恐禍延子孫

國民黨立委陳永康去年5月提出《兩岸條例》第29條修正草案,將禁限制水域公告從國防部改由海委會公告,更定義兩岸關係為國共內戰尚未終結狀態,遭到經民連等多個團體痛批;對此,民進黨立委王定宇批評,主權不能淡化讓渡,我國主權範圍、禁限制水域,不應該要經過中共接受;他也說,定義兩岸關係為內戰,恐讓台灣人失去所有國際援助,將禍延子孫。

>>MOR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