任何菸品皆有害,拒絕誘惑最厲害
2025/06/13 | 文/衛福部
- 綜合生活

(圖/Canva)
自86年《菸害防制法》上路以來,國人吸菸率大幅下降。但近年電子煙與加熱菸興起,加上菸商宣稱危害較低,導致民眾對其危害掉以輕心。因應新型菸品挑戰,政府已於112年修法,全面禁止電子煙,並管制加熱菸,持續加強管理,守護國人健康。
別被菸商話術迷惑,菸品就是有害
菸商持續行銷加熱菸危害較傳統菸品低,但許多研究無法支持此論點。吸菸者容易罹患慢性阻塞性肺病(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,簡稱COPD),約9成COPD患者都是因「吸菸」引起。研究指出,即使使用加熱菸也會對肺部產生負面影響,進而罹患 COPD。
另外,與傳統紙菸相比,加熱菸也會釋出乙醛、丙烯醛、甲醛等有害物質,且研究指出使用加熱菸並不能作為戒菸的方法,反而大多數人會成為傳統紙菸與加熱菸雙重使用者,而且容易更頻繁使用菸品,讓吸菸者更依賴尼古丁而難以戒除菸癮。
戳破行銷誘惑,還原菸害真相
為了延續世界衛生組織(WHO)所推動的無菸理念,國民健康署呼籲國人警覺菸商包裝行銷陷阱,拒絕任何形式的菸品誘惑。今年世界無菸日主題為「戳破誘惑」,強調揭穿菸草與尼古丁產品的行銷伎倆,這不僅是一天的提醒,更是長期健康政策的一環。
根據現行《菸害防制法》,已全面禁止電子煙等類菸品及未經核定通過審查之加熱菸,中央各部會與地方衛生機關持續積極查緝並依法重罰,遏阻不法情事。國民健康署提醒,無論是傳統菸品、電子煙,還是加熱菸,皆對健康有害,二、三手菸菸害也會影響他人健康,拒絕誘惑不接觸菸品,才是最佳的選擇。
從今天起,許一個無菸的未來
國民健康署提供民眾多元戒菸服務,全台近2,700家合約醫事機構(醫院、診所、衛生所及藥局),提供專業的戒菸服務,民眾也可撥打免費戒菸諮詢專線「0800-636363」,諧音為「戒菸撥63」;或利用line通訊軟體(ID:@tsh0800636363),透過電話及網路的便利性與隱密性,結合專業諮商及心理支持,由專業諮詢人員協助量身打造個人戒菸計畫,並提供戒菸相關資訊,陪伴民眾一起渡過戒斷症狀,擺脫菸癮。
相關閱讀
台灣未列川普關稅名單 黃國昌批黑箱談判:連最基礎資訊都沒有
美國對等關稅暫緩期將於明日到期,美國總統川普7日公布14國最新關稅稅率,日本、南韓被課徵25%,寮國及緬甸被課徵40%為最高,皆於8/1起上路,首波名單未列台灣;對此,民眾黨主席黃國昌今(8)日批評,對外經貿的談判,公民社會、國會應有前中期的參與跟監督,但在野黨連最基礎的資訊都沒有,在目前黑箱談判下,毫無評論基礎。
>>MORE專訪/張廖萬堅遭爆攜妻出訪稱自費 康仁俊點這兩回應不妥
教育部政次張廖萬堅遭爆公務行程出國,卻攜妻子同行,並享受通關禮遇、搭乘使館公務車,張廖則回應稱,除了自己的公務機票,其他費用都自掏腰包,不過民進黨團幹事長吳思瑤則說,社會觀感不佳該檢討,引發討論;資深媒體人康仁俊今(8)日在《震傳媒》網路節目《新聞!給問嗎?》專訪資深媒體人陳敏鳳時表示,張廖回應「太太沒去過帛琉」、「可以順便幫忙翻譯」,這會被外界放大檢視,「吳思瑤回應的出發點,就是行政部門不能再被抓到更多東西。」
>>MORE專訪/大罷免降溫?陳敏鳳直言轉「悶熱」:民眾以低調方式宣傳
大罷免首波投票倒數18天,罷免、反罷雙方皆大辦活動摧投票率,但傳出因總統賴清德十講、社會案件,造成罷免支持度萎縮;資深媒體人陳敏鳳今(8)日在《震傳媒》網路節目《新聞!給問嗎?》接受資深媒體人康仁俊專訪時分析,現在社會上對罷免是一種「悶熱」,挺罷民眾以很低調的方式進行宣傳,而藍白這麼大動作,就跟426遊行一樣,反造成罷免連署往上衝。
>>MOR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