從樹皮衣到時尚編織!十三行博物館「島嶼織縷」特展探索南島服飾
2025/06/13 | 圖文/新北市政府
- 綜合生活

從樹皮到絲線,從古代到現代,一件衣服承載著多少文化密碼?新北市立十行博物館推出「島嶼織縷-古代南島衣飾特展」,完整呈現從史前到當代的南島語族製衣工藝,邀請民眾透過珍貴的考古文物與當代工藝創作,感受「取之自然、用之自然」的永續生活哲學。
十三行博物館表示,衣服不僅是提供保暖、防護等功能,從最初的獸皮衣,到植物纖維的捶打與捻線編織,人類的衣物隨著時代、環境及技術不斷演進,更蘊含豐富的文化與社會象徵,服飾的樣式、用色到紋飾,都傳達著族群獨特的精神內涵與傳統意義。
「島嶼織縷-古代南島衣飾特展」特別與花蓮縣政府、花蓮縣臺灣原住民族文化館及帛琉共和國大使館等單位合作,以「敲.樹皮的綿延」、「編.絲線的交織」、「傳.衣藝的新生」三大主題,完整呈現南島語族製衣技藝的演進脈絡。
展品網羅菲律賓、帛琉、馬來西亞、印尼、斐濟等地區的傳統服飾,還有泰雅、布農、阿美、撒奇萊雅、噶瑪蘭等五個臺灣原住民族群的精美織品。此外,本次特展更首次展出距今4,500年的水碓尾遺址「有槽石棒」,見證史前臺灣樹皮布文化的存在;同時展出多件來自下罟坑、大坌坑等遺址的陶製紡輪,展現了古代編織技術的發展軌跡。
「島嶼織縷-古代南島衣飾特展」不僅展現古代南島衣飾之美,更積極響應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(SDGs),涵蓋教育、性別平等、經濟成長、永續消費等多個面向,呈現出南島衣飾的豐富性和永續發展的重要性。從展場的LED節能燈具、環保再生材料應用,到貼心設置文宣回收站,處處可見永續環保的用心。同時,透過展出當代女性工藝師文創作品,顯現女性在社會中的影響力,也促進傳統工藝的創新與永續發展。
十三行博物館館長羅珮瑄表示,南島語族的製衣工藝,從樹皮布到精緻編織,展現了先民順應自然、尊重資源的生活智慧,也蘊含著族群的美學與信仰。十三行博物館致力於推動文化教育、知識傳遞與國際交流,期望透過這次特展,讓觀眾不僅欣賞南島衣飾之美,更能深入理解背後的文化意涵與永續價值。
相關閱讀
台灣未列川普關稅名單 黃國昌批黑箱談判:連最基礎資訊都沒有
美國對等關稅暫緩期將於明日到期,美國總統川普7日公布14國最新關稅稅率,日本、南韓被課徵25%,寮國及緬甸被課徵40%為最高,皆於8/1起上路,首波名單未列台灣;對此,民眾黨主席黃國昌今(8)日批評,對外經貿的談判,公民社會、國會應有前中期的參與跟監督,但在野黨連最基礎的資訊都沒有,在目前黑箱談判下,毫無評論基礎。
>>MORE專訪/張廖萬堅遭爆攜妻出訪稱自費 康仁俊點這兩回應不妥
教育部政次張廖萬堅遭爆公務行程出國,卻攜妻子同行,並享受通關禮遇、搭乘使館公務車,張廖則回應稱,除了自己的公務機票,其他費用都自掏腰包,不過民進黨團幹事長吳思瑤則說,社會觀感不佳該檢討,引發討論;資深媒體人康仁俊今(8)日在《震傳媒》網路節目《新聞!給問嗎?》專訪資深媒體人陳敏鳳時表示,張廖回應「太太沒去過帛琉」、「可以順便幫忙翻譯」,這會被外界放大檢視,「吳思瑤回應的出發點,就是行政部門不能再被抓到更多東西。」
>>MORE專訪/大罷免降溫?陳敏鳳直言轉「悶熱」:民眾以低調方式宣傳
大罷免首波投票倒數18天,罷免、反罷雙方皆大辦活動摧投票率,但傳出因總統賴清德十講、社會案件,造成罷免支持度萎縮;資深媒體人陳敏鳳今(8)日在《震傳媒》網路節目《新聞!給問嗎?》接受資深媒體人康仁俊專訪時分析,現在社會上對罷免是一種「悶熱」,挺罷民眾以很低調的方式進行宣傳,而藍白這麼大動作,就跟426遊行一樣,反造成罷免連署往上衝。
>>MOR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