定期篩檢,健康「腸腸」久久!

2025/06/13 | 文/衛福部

  • 綜合生活

(圖/Canva)

為守護國人健康,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114年起擴大大腸癌篩檢對象至45至74歲民眾,及40至44歲具家族病史者,補助每2年1次免費糞便潛血檢查。截至5月底,大腸癌篩檢近87萬人次,整體大腸癌篩檢量也較去年同期提升43.57%,顯示受益民眾提升,政策擴大效益逐步顯現。

掌握自己的健康,定期篩、早治療

早期大腸癌無明顯症狀容易被忽視,然而實證顯示,每2年定期篩檢可降低29%晚期大腸癌發生率與35%死亡率。當篩檢結果呈現疑似異常時,也別驚慌,配合進一步接受大腸鏡檢查,大部分的息肉在發現當下即可切除,能夠及早阻斷癌症發生或惡化。依據國民健康署資料分析顯示,第0期、第1期大腸癌的5年存活率超過9成,而第4期5年存活率則降至未達2成,顯示篩檢結果疑似異常、及早確診的重要性。

為了您的健康,國民健康署吳昭軍署長提醒45至74歲、40至44歲具大腸癌家族病史(其父母、子女或兄弟姊妹經診斷為大腸癌者)之民眾,至「全國癌症篩檢活動暨醫療院所資訊查詢」網站搜尋提供糞便潛血服務之醫療院所,並積極執行兩步驟:1.多加利用政府補助每2年1次的糞便潛血檢查、2.糞便潛血檢查結果疑似異常時,要進一步接受大腸鏡檢查,以早期發現早期治療,把握治療黃金期。

大腸癌篩檢4步驟 健康守護好安心

糞便潛血檢查不具侵入性,檢查前也不必限制飲食,僅需攜帶健保卡至健保特約醫療院所領取採便管,在家使用採便棒刮取檢體,送回醫療機構,等待篩檢結果。遵循下列4步驟:

1. 領管:持健保卡至健保特約醫療院所領取採便管並寫下姓名。
2. 解便:在坐式馬桶內斜鋪衛生紙,坐上馬桶解便,將糞便留在馬桶內乾區或在報紙上解便後,取得檢驗樣本。
3. 採便:旋轉採便管蓋後,將採便棒向上拔開。裡面的水勿倒掉。在糞便上以輕劃方式重複來回刮取適量的檢體後,將採便棒放回管內並用力蓋上。
4. 送回:將採便管送回醫療院所檢驗。

生活忙碌之餘,別忘了顧腸道的健康,除了建立良好的生活型態之外,也撥空做大腸癌篩檢(糞便潛血檢查),國民健康署與您一同攜手防堵大腸癌的危害。

相關閱讀

台灣未列川普關稅名單 黃國昌批黑箱談判:連最基礎資訊都沒有

美國對等關稅暫緩期將於明日到期,美國總統川普7日公布14國最新關稅稅率,日本、南韓被課徵25%,寮國及緬甸被課徵40%為最高,皆於8/1起上路,首波名單未列台灣;對此,民眾黨主席黃國昌今(8)日批評,對外經貿的談判,公民社會、國會應有前中期的參與跟監督,但在野黨連最基礎的資訊都沒有,在目前黑箱談判下,毫無評論基礎。

>>MORE

專訪/張廖萬堅遭爆攜妻出訪稱自費 康仁俊點這兩回應不妥

教育部政次張廖萬堅遭爆公務行程出國,卻攜妻子同行,並享受通關禮遇、搭乘使館公務車,張廖則回應稱,除了自己的公務機票,其他費用都自掏腰包,不過民進黨團幹事長吳思瑤則說,社會觀感不佳該檢討,引發討論;資深媒體人康仁俊今(8)日在《震傳媒》網路節目《新聞!給問嗎?》專訪資深媒體人陳敏鳳時表示,張廖回應「太太沒去過帛琉」、「可以順便幫忙翻譯」,這會被外界放大檢視,「吳思瑤回應的出發點,就是行政部門不能再被抓到更多東西。」

>>MORE

專訪/大罷免降溫?陳敏鳳直言轉「悶熱」:民眾以低調方式宣傳

大罷免首波投票倒數18天,罷免、反罷雙方皆大辦活動摧投票率,但傳出因總統賴清德十講、社會案件,造成罷免支持度萎縮;資深媒體人陳敏鳳今(8)日在《震傳媒》網路節目《新聞!給問嗎?》接受資深媒體人康仁俊專訪時分析,現在社會上對罷免是一種「悶熱」,挺罷民眾以很低調的方式進行宣傳,而藍白這麼大動作,就跟426遊行一樣,反造成罷免連署往上衝。

>>MORE